黑夜从大地上升起
遮住了光明的天空
丰收后荒凉的大地
黑夜从你内部上升
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
遥远的路程经过这里
天空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丰收之后荒凉的大地
人们取走了一年的收成
取走了粮食骑走了马
留在地里的人,埋得很深
草杈闪闪发亮,稻草堆在火上
稻谷堆在黑暗的谷仓
谷仓中太黑暗,太寂静,太丰收
也太荒凉,我在丰收中看到了阎王的眼睛
黑雨滴一样的鸟群
从黄昏飞入黑夜
黑夜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走在路上
放声歌唱
大风刮过山岗
上面是无边的天空
1989.2.2
《黑夜的献诗》的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与1898年2月初,而海子于1989年3月在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由此可见,《黑夜的献诗》是海子临死前最后吐露的真言。海子去山海关时带了四本书:《圣经》,梭罗的《瓦尔登湖》,海雅达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在这四本书中,最为重要的无疑是《圣经》,可以说,海子后期的许多诗歌的灵感和意境都是来源于《圣经》的。《圣经》作为基督教的思想经典,非常强调关于“主”的概念,基督教徒们信仰上帝,也就是“耶稣”。他们希望通过灵魂的救赎死后能登上天堂。
“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这是基督教神学思想的核心,这里的“光”指的是耶稣基督,“生命”指得是永生——战胜死亡,获得真理。让我们结合这句话再回过头来看海子的诗,第一节:“黑夜从大地上升起,遮住了光明的天空。丰收后荒凉的大地,黑夜从你的内部升起。”我们头顶天、脚踩地的生活着,天空赐予我们光明、雨水和温暖,大地奉献给我们收成和粮食。而此时,我们赖以生存的大地内部却升起了黑暗,不仅如此,黑暗还遮挡住了天空的光明,天地万物一片混沌。由此可见,海子眼中的世界一片灰暗,也可能成为他一个月后自杀的原因。
“丰收”本来是一件喜气洋洋的事,到处硕果累累、瓜果飘香。但是海子却将“丰收”与“荒凉”捆绑在一起。也许丰收之后,人们把收成取走,所以大地上光秃秃的,终究是有些荒凉,这情有可原。那么谷仓中堆满了粮食总该是热闹的吧,并不!“稻谷堆在黑暗的谷仓,谷仓中太黑暗,太寂静,太丰收,也太荒凉。我在丰收中看到了阎王的眼睛”。看海子的描述,谷仓竟比大地还可怕。
基督徒们认为,只有诚心祷告,一切困难上帝都会帮你解决。可是,海子踏尽天涯红尘,回首发现,原来“天空一无所有,黑夜也一无所有”既然天空和黑夜都一无所有,那么“为何给我安慰。”可是远方还是要走,“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这位承载着梦和远方的诗人,又要继续赶路,依旧要“放声歌唱”,如果你认为这里的海子会像苏轼那样豁达通透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话就错了。《黑夜的献诗》最后一句埋下了一个伏笔,“大风刮过山岗,上面是无边的天空。”天空是一无所有的,是给不了安慰得不到救赎的。所以黑夜还是会来,那么痛苦就会依旧存在,因因果果,一直循环,无边无际,不会停息……
公众号近期文章
0 Responses to “海子: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