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在古希腊人眼中,是一个“稀有动物”,是异类。
他本来应成为古希腊一个城邦的国王,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放弃了至尊的王位,远离人群,一个人到荒郊野外,过起了野人生活。
这可是地地道道的野人生活,住的是茅草屋,吃的是野菜,喝的是泉水,他与世隔绝,独自一人与天地自然对话。长期吃野菜喝生水导致全身浮肿,他跳到牛圈里,把热牛粪敷在身上,想把身体多余水分蒸出去,结果当然是无济于事。
他是个佛陀式的人物,高贵的出身、断然舍离、苦修悟道,与佛陀多么相似。
而且,他跟佛陀几乎处在同一时期,只不过佛陀稍稍早上几十年,佛陀率先尝试一种苦修生活,直到骨瘦如材,形容憔悴。但伟大的佛陀似乎没有在苦修中悟道,断然放弃了。
相比而言,这位古希腊怪人却坚持了下来。佛陀苦修为了悟道,这个比佛陀还要执着的“异类”,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研究了我自己。”这就是他给出的答案。
这个古希腊眼中的“稀有动物”,就是赫拉克利特。
他把自己封闭起来,全身心审视自己,聚精会神地思考人与人性,仅凭这一点,就超越了他之前的哲人,因为他们还停留在对宇宙自然的思考上。
也许是把人看得过于清楚,他一生中从来设有朋友,从来没有女人,更不要说世俗的名和利了。他忘记了自己,但世人却记住了他,因为他是第一个认识人类自身,提出认识论的人。
他一生中只写了一本书《论自然》,也只剩下断简残篇,只言片语。但这并不影响一个哲人的伟大,有时,管用的话,一两句话就够了。
我们最熟悉的,是那句著名的“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跳进同一条河流。”他的“万物皆流”思想,第一次提出了万物皆处在变化中。
他是辨证法的奠基人。他的“斗争哲学”指出:斗争是万物之父、万物之王。任何事物都处在冲突斗争中,矛盾对立的双方是统一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作用,最终达到和谐。
他还说过两句话,远运此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这句话重要。一句是“万物起源于火”。相比泰勒斯提出的“万物起源于水”,赫拉克利特的提法往前进了一步:万物本原是永恒的“活火”,火产生了万物,万物又转化为火。当然,这个火,不但但是我们肉眼看到的火,他从火中看到了冲突、转代,对立和统一。
另一句是“万物皆有逻各斯,但它喜欢隐藏。”他是唯物论者,他说,宇宙万物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人创造的。那是怎么形成的呢?他的答案是:逻各斯。逻各斯是万物生成、变化的法则,是宇宙万物生成变化的动力。这个“逻各斯”的提法,是哲学史上惊天动地、影响始终的大事。西方哲学、科学不少学科的命名,都以它为词根。哲学家研究宇宙本原,在逻各斯基础上,提出了哲学家的“上帝”,宗教家也以此为基础,加入神秘元素,提出了宗教的“上帝”。
这就是赫拉克利特:
第一个提出宇宙本原是火,
第一个提出逻各斯,
第一个提出运动变化论,
第一个提出辨证法思想,

公众号近期文章
0 Responses to “古希腊哲学家 | 赫拉克利特 一位古希腊与佛陀经历相似的修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