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的价值主要指的是宝石的审美价值和商品价值的总和。它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审美因素美丽,是构成宝石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宝石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条件,如果不美,就不能称其为宝石,这是由宝石杏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如工业用钻石,由于其颜色差、净度低,切磨后没有“火”或“出火”不好,失去了钻石应有的美学价值,而不能用作宝石。宝石的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材质美这是由宝石本身所特有的物理性质产生的感观美,主要表现为色彩美(颜色艳丽、匀净、纯正)、晶莹美(透明度好、无瑕或少瑕、光泽强、亮度高)、特殊光学效应美(宝石具有变彩效应、变色效应、星光效应、猫眼效应、砂金效应等特征)等,这些性质都是衡量
宝石的重量单位是克拉(ct) 每克拉 = 0.2克 每克拉 = 100分。宝石的重量是一个分重要的评价依据,它也是宝石质量评价中最为客观的一个标准,直接影响到宝石的售价,对于优质高档宝石更是如此。一般情况下,对于同种类型、同样质量等级的宝石,其重量越大,价值也就越高。有色宝石重量估算公式圆形刻面宝石:直径²×厚×比重×0.0018=重量椭形刻面宝石:[(长+宽)/2]²×厚×比重×0.020=重量祖母绿形刻面宝石:长×宽×厚×比重×0.0025=重量矩形刻面宝石:长×宽×厚×比重×0.0023=重量方形刻面宝石:长×宽×厚×比重×0.0016=重量橄榄形刻面宝石:长×宽×厚×比重×0.0017
切工是指按设计要求对宝石进行切割和琢磨,生产出理想的宝石制品的整个,工艺技术过程的总称。在宝石质量评价中,切工是唯一的一个由人工因素控制和决定的对宝石质量进行评价的因素。切工的好坏对宝石的颜色、净度、亮度、透明度、重量等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好的切工可使宝石的外形、大小、各部分切磨比例、切磨角度、对称性、颜色、光学效果、重量等方面达到理想的要求,同时还能起到掩盖瑕疵的作用(就是把不易去除的瑕疵,在切磨过程中使它处于不易被人观察到的位置)。切工的好坏是宝石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切工也是宝石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切磨宝石过程中,一般要求宝石的亮度尽可能高,亮度高的宝石耀眼夺目,也是宝石美的一个
1、宝石净度等级划分净度是指宝石内部与主体宝石有成分、结构或相态差异的内部缺陷,以及裂纹、刻痕等其它缺陷的程度。对于大多数宝石来说,瑕疵的存在影响了宝石的清晰度和透明度及整体的美观性。因此,瑕疵是影响宝石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净度等级的宝石,其质量和价值会有很大的差异。不同的宝石含有瑕疵的多少,常有很大的区别。如祖母绿通常含有较多的瑕疵,如一粒3克拉的祖母绿戒面,若在肉眼观察下仅见有细微瑕疵,那么其已属常洁净,非常稀有的了;但对同样重量的一粒黄水晶戒面来说,则被认为是含瑕疵较多的,其主要原因是不含瑕疵的黄水晶较多,而祖母绿则通常含有瑕疵。因此,对于不同宝石来说,它的净度等级要求是不同的。对于
光泽是指宝石表面对可见光波的反射能力。宝石光泽的强度取决于宝石本身的折射率和表面光洁度,以及结构构造的特点。宝石的光泽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八类。(1)金属光泽 表面所具有的一种似金属一样的光泽,为最强的光泽,如赤铁矿。(2)金刚光泽 如钻石表面所显示的一种光泽类型。仅见于高折射率宝石,是透明宝石中最强的光泽类型,以钻石最为典型,锆石、翠榴石等次之。(3)玻璃光泽 如玻璃表面所反射的光泽。大多数宝石都具有玻璃光泽,如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碧玺、托帕石等。(4)油脂光泽 如油脂的外表一样的光泽。常见于玉石,如翡翠、软玉、独山玉等。(5)树脂状光泽 一些质软且折射率低的宝石所具有的光泽。与油脂光泽相似
宝石的透明度是指宝石透过可见光波的能力。宝石的透明度决定于宝石本身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除此之外,它还与宝石中所含的晶体缺陷、包裹体和瑕疵的多少有关;还与宝石切磨后的大小和厚度以及观察时的光源条件有关。一般情况下采用日光作为观察宝石透明度的标准光源。宝石的透明度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l)透明在一定厚度下,可允许大部分可见光透过、能完全清晰地透视其它物体,即使有颜色也极易透视。如钻石、水晶、尖晶石。(2)亚透明在一定厚度下,允许部分可见光透过,能透视其它物体,但有些变形(略变模糊)。如透明宝石中含有一些包裹体时。(3)半透明在一定厚度下,允许部分可见光透过,只能模糊地透视其它物体的轮廓。如月光石
1.致色元素化学元素中有些元素的氧化物和水合物带有颜色,这些元素主要属于元素周期表的过渡元素和镧系元素,被称为致色元素,主要有Ti、V、Cr、Mn、Fe、Co、Ni、Cu和稀土等。在宝石中,这些元素对宝石的颜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物体具有颜色的机制非常复杂,有些非致色元素在特定的分子结构中会产生颜色,同样,致色元素在不同的分子结构,具有不同的致色作用,例如红宝石中的Cr3+导致红色,祖母绿中的Cr3+导致绿色。当致色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时,产生的颜色不一样。例如钙铁榴石中的Fe3+导致浅黄色,铁铝榴石中的Fe2+深红色。过渡元素致色作用的机制可用各种物质结构的理论来解释。[caption id
[caption id="attachment_686" align="alignleft" width="150" caption="绿松石"][/caption]古时绿松石主要产自埃及西奈半岛和伊朗尼沙普尔,现在主要产自美国的新墨西哥州。但质量最好的绿松石仍然来自伊朗。我国的湖北、安徽等地也出产优质绿松石。1、伊朗尼沙普尔绿松石矿床伊朗东北部的尼沙普尔矿床,长期以来是世界上优质绿松石的主要来源。绿松石呈稀疏细脉状、团块状产出,或沿裂隙分布。在较深的层位,绿松石呈疏松状或致密状物质充填在裂隙中,形成网状脉。2、湖北郧阳绿松石矿床我国绿松石矿床闻名于世,主要集中于鄂、豫、陕交界处,以郧阳绿松石
[caption id="attachment_681" align="alignleft" width="150" caption="翡翠(辉玉)"][/caption]翡翠是玉石中最珍贵的产品,被称为“玉石之王”。我国历史上曾有“翡翠产于云南永昌府”之说,实际上是指缅甸密支那地区,因为在明代万历年间该地属云南省永晶府管辖。世界上有几个地区可产翡翠,他们是缅甸(北部)、中美洲危地马拉、哈萨克斯坦、美国以及日本等。但真正具有经济价值的宝石级翡翠绝大部分产在缅甸。1.翡翠原生矿床缅甸的雾露河流域是世界上翡翠主要的产出地。13世纪初开始开采冲积砂矿,1871年发现原生翡翠矿床。由于翡翠的形成过程相
刚玉矿床也有原生矿床和次生矿床,在常见的三大岩类中都可以形成原生蓝宝石矿床,经过风化和搬运则可以形成次生刚玉矿床。1.岩浆岩中的蓝宝石矿床(山东昌乐玄武岩型)蓝宝石主要赋存在玄武质的方山岩体。火山机构控制蓝宝石的分布:近火山口蓝宝石含量较高,远离火山口蓝宝石含量较低。蓝宝石晶体作为玄武质喷出岩的包体存在。颜色丰富,有深蓝、蓝、浅蓝、黄绿、蓝绿、棕色等,以带有不同色调的浅蓝、深蓝、蓝色为主,其中又以深蓝色居多。且常具有色带,色带宽窄不一,颜色渐变。蓝宝石大多具较好的六方晶形,呈腰鼓状、桶状,少量呈碎块状。粒径一般为20-40mm,个别达10cm。蓝宝石晶体表面常有一层灰黑色或黑色不透明薄壳,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