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尘部落

文学|音乐|休闲娱乐|计算机技术|地球科学|社会学——知识成就命运


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作者朱柏庐简介朱柏庐(1617-1688),名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明末清初昆山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清初居乡教授学生,以程、朱为本治学,提倡知行并进。朱用纯始终末入仕,康熙年间有人要推荐他参加朝廷博学鸿词科的考试,固辞乃免。其一生研究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其著作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愧讷集》、和《大学中庸讲义》等,其中以 506 字的《治家格言》最有影响,三百年来脍炙人口,家喻户晓。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被中国传统教育视为启蒙读本,影响深远。《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
《朱子治家格言》原文、注释与对照翻译《朱子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流传很广,影响深远。全文短小精悍,仅仅六段,却将生活起居、长幼伦理、居家处事原则、修身育儿等方面尽皆阐述,通俗易懂,非常适合作为普通家庭最基本的家规家训来对待。为方便大家查看,在此整理了丰富的《朱子家训》资源,包括原文与翻译对照,便于读者快速理解《家训》的意思;另外还附录了详细的逐句注释、翻译与解读。 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全文【清】朱柏庐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
这一节讲霍布斯哲学中的伦理学部分。按照他的定义,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气质和行为,实际上也就是人性。哲学研究物体,人性也是一个物体,他试图把人性当作一个客观的东西来进行研究,寻找其中的规律。他的结论是,欲望是人性中最基本的因素,用欲望可以解释人的全部情感、情绪和行为。他对人生问题包括幸福和道德的看法,以及他的政治学,也都是建立在对人性的理解上面的。1.      欲望是人性中的基本因素霍布斯把欲望视为人性中的基本因素,试图用它解释人的全部情感和情绪。在他看来,人的行为是由情感和情绪支配的,而人的一切情感和情绪都只是欲望的不同形态。欲望究竟是什么,他并没有下一个定义。从他的用法看,他没有把欲望等
虚无主义的征兆节选自《西方哲学史讲义》按照尼采的说法,在他的时代,虚无主义还只是正在到来,或者说,还只是站在门前,但是,他说,这个前景已经在用成百种征兆说话。时代的机体已经种下了虚无主义的病灶,发作还有一个过程,但种种症状说明这个病已经存在。根据尼采在不同著作中的描述,这样的征兆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信仰上的无所谓态度。尼采讽刺说:“在我看来,今天没有什么比真正的虚伪更为罕见了。虚伪属于有强大信仰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人们甚至在被迫接受另一种信仰时,也不放弃从前的信仰。今天人们轻松地放弃它;或者更常见的是,再添上第二种信仰,而在每个场合他们都依然是诚实的。”一个真正有信仰的人,如果权力机
7月19日,沉寂多年的刀郎突然归来,一首“罗刹海市”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一阵阵的解构热潮。刀郎的这首《罗刹海市》,歌词取材于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同名故事。那么,蒲松龄的《罗刹海市》讲的是什么呢? 刀郎《罗刹海市》专辑海外罗刹国与龙宫《罗刹海市》跟《镜花缘》一样,讲述了古人在海外游历的故事,表现了作者要在故乡之外发现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人们的愿望。故事的主人公马骥是商人之子,他生得风度翩翩,仪态优雅,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马骥经常跟梨园弟子一起演戏,扮成锦帕缠头的旦角,就像美女一样。在刀郎的《罗刹海市》中也说:“打西边来了一个小伙叫马骥,美丰姿少倜傥,华夏的子弟。”虽然马
刀郎推出的新歌《罗刹海市》,再次把大家的目光导向《聊斋志异》这部奇书。歌词里提到的马骥是《罗刹海市》的主角,他的对手“马户”“又鸟”却不是这篇小说的人物,还有“一丘之河”什么的,也是从别处挪移借用的吧!故事也是独创的。那么,《聊斋》里的罗刹海市情节是什么?还有没有跟罗刹国类似的小说?下面,我们就来聊聊类似的话题。罗刹海市,其实讲的是两个地方的故事,一个是大罗刹国,一个是海龙国海市。大罗刹国马骥,字龙媒。这个字挺有意思,一看就是会跟“龙”发生什么联系。因为“龙”跟“马”呼应,在古代,马八尺以上称为“龙”,这是一种夸饰。这是小说埋下的伏笔。马骥的爸爸马老太爷,会做生意,但是年龄大了,精力不济,他想
《洛神赋》黄初三年,余朝(cháo)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fú)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fán)。背伊(yī)阙(què),越轘(huán)辕(yuán),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dài)马烦。尔乃税驾乎蘅(héng)皋(gāo),秣(mò)驷(sì)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miǎn)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hài),忽焉思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dí)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shì)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第四篇:谦德之效易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是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书曰:「满招损,谦受益。」予屡同诸公应试,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辛未(公元1571年)计偕,我嘉善同袍凡十人,惟丁敬宇宾,年最少,极其谦虚。予告费锦坡曰:「此兄今年必第。」费曰:「何以见之?」予曰:「惟谦受福。兄看十人中,有恂恂款款,不敢先人,如敬宇者乎?有恭敬顺承,小心谦畏,如敬宇者乎?有受侮不答,闻谤不辩,如敬宇者乎?人能如此,即天地鬼神,犹将佑之,岂有不发者?」及开榜,丁果中式。丁丑(公元1577年)在京,与冯开之同处,见其虚己敛容,大变其幼年之习。李霁岩直谅益友,
第三篇:积善之方易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昔颜氏将以女妻叔梁纥,而历叙其祖宗积德之长,逆知其子孙必有兴者。孔子称舜之大孝,曰:「宗庙飨之,子孙保之」,皆至论也。试以往事徵之。杨少师荣,建宁人。世以济渡为生,久雨溪涨,横流冲毁民居,溺死者顺流而下,他舟皆捞取货物,独少师曾祖及祖,惟救人,而货物一无所取,乡人嗤其愚。逮少师父生,家渐裕,有神人化为道者,语之曰:「汝祖父有阴功,子孙当贵显,宜葬某地。」遂依其所指而窆之,即今白兔坟也。后生少师,弱冠登第,位至三公,加曾祖,祖,父,如其官。子孙贵盛,至今尚多贤者。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时县宰严肃,偶挞一囚,血流满前,而怒犹未息,杨
第二篇 改过之法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国诸记可观也。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其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俗眼多翳,谓有未定而不可测者。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第二,要发畏心。天地在上,鬼神难欺,吾虽过在隐微,而天地鬼神,实鉴临之,重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