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英年早逝的初唐诗人 公元676年秋,年轻的王勃乘坐一艘船,前往当时的交趾(今为越南境域),看望他的父亲。他和父亲已经许久不见,虽然同朝为官,然而父子却是天涯海角,相居千里。数年不见的父亲大人,不知须发又愁白了多少,王勃的内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愧疚。南中国海,干净而纯洁,在阳光的照射下,时而碧绿,倏忽深蓝,美不胜收。王勃坐在船头,心事如浪,随波起伏。刚刚经历了一场风波,随着时间的推移,风波也已渐渐平息,王勃的心里,又恢复了往日的明净,船儿劈波斩浪,如一尾鱼,在大海的深处游弋,他从这暗藏激流的旋涡里,读到了跌宕和搏击;也从这汹涌澎湃的浩瀚里,读到了磅礴与激情。这个
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李白(公元701-763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安东)。他是继屈原之后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才华横溢,抱负宏大。在他现存的九百多首诗歌中,有对当时社会腐朽势力的猛烈抨击,有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有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情沤歌,有对处境困厄的愤激抗争,充分体现了他奔放的激情,洒脱不羁的豪侠气概和积极及世的精神;部分作品时或流露出饮酒享乐、求仙访道的消极思想。在艺术上,李诗想象丰富,夸张厅特,绘景抒情,挥酒自如,形成了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独特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说,李白降临人世的时候,他母亲梦见太白金星入怀,故名李白,字太白。李白
中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群星璀璨的盛唐诗坛上,杜甫是与李白齐名的另一伟大诗人。官宦世家 早年壮游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河北),因曾祖父杜依艺当过巩县县令,于是就定居在巩县(今属河南),杜甫于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生于巩县。远祖杜预是西晋名将,又是注释《春秋左氏传》的学者。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的膳部员外郎,与沈佺期、宋之问齐名的诗人。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终奉天(今陕西乾县)县令。杜甫对这个“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又有诗歌创作传统的家庭,是很引为骄傲的。母亲崔氏,在杜甫年幼时就故去。崔家也是有名望的世家大族,所谓“舅氏多人物”,“吾舅尽知名”,他
王维 人品盈如月,有诗佛之誉的盛唐诗人唐朝的通信不如今天发达。某年腊月,恰是家家户户开始忙年的时辰,正在伏案用功的秀才裴迪收到了一封山中来信,他的好朋友邀约他来年春天一起游览山中美景。这封信写得很吊人胃口:“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春,复与疏钟相间……”这对于一个同样爱好诗文、喜欢清静的读书人来说,是个非常大的诱惑,恨不能立即动身,前往赴约。在盛世唐朝,如果有一个人,学识渊博,诗文绝佳,且位居高官,家业丰厚,却终年清衣素食,顿悟禅机,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用许多人的眼光看来,一定会觉得无法理解,不可思议。这个人,就是发出这封《山中与裴迪秀才书
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晚唐时期,“牛李党争”这出聚讼纷纭的闹剧,上演长达四十年之久,党同伐异,互不妥协,朋党争斗已弄得人心惶惑,满朝生厌,最终以李党领袖李德裕被贬崖州司户而告终。牛党领袖牛僧孺在东都洛阳的病榻上得知这一消息不到一个月,也魂归林泉。当世大才子杜牧为牛氏作墓志铭,称其“忠厚仁恕,庄重敬慎”。稍早一点时间,李商隐也为李德裕的作品集作序,盛赞“为万古之良相,为一代之高士”。有趣的是,惨烈的党争之后,竟是由两位文人登场,为他们各作了一个文字性的总结。时隔不久,两位大文豪相见于长安。两个怀才不遇、早生华发的穷途知己聚到一起,饮酒谈诗,相见甚欢。李商隐对于比他大十多岁的杜牧,表
刘禹锡九疑南面事,尽入寸眸中,唐朝诗豪在南京——这座六朝时期的名城下生长了17年。从小,从诗词中看到故乡最多的,就是繁华三千逐逝水的悲慨。六朝的华丽喧嚣众所周知,尤其是陈后主的那一阙《玉树后庭花》,更是绝艳。但,随着历史的河流行走,终是成了亡国的靡靡之音的代名词。魏晋南北朝的南京是繁盛的,南朝四百八十寺,萧梁的建立,宣告了建康的繁华;而王谢这两大世族门阀,带来的,不仅仅是宦海的汹涌波澜,朝代的兴亡盛衰,更多的,是那股清雅的风流气度,还有那流传千古的文赋。乌衣巷,朱雀桥,书页里的那一块块凹凸不平的青砖蓝瓦,记录了这个城市几千年的兴衰里程。正是因为南京曾有的极盛,历来,尤其是中晚唐的诗人,怀古多喜
贾岛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唐诗的繁荣,究其原因,不光有自上而下的兴趣喜好,以文取士的激励机制,以文会友的文化传承,更为重要的一点,得益于唐诗是一种开放的、大众化的文体,帝王将相,秀才淑女,平民布衣,兼容并包,来者不拒,甚至是参禅悟道的宗教人士,也都可以欣然加入。诗僧贾岛,一个半僧半俗的寒酸文人,也凭借其独特的诗文佳作,跻身诗林,自成一家。《唐才子传》提到,晚唐时的李洞,对贾岛的诗作佩服得五体投地,奉之为佛,“常持数珠念贾岛佛,一日千遍”,成了典型的贾岛迷,遇到有喜欢贾诗的人,他一定要手录其诗,赠之,并且嘴里叮咛复叮咛:“此无异佛经,归焚香拜之。”生怕别人对贾岛的文章有丝毫亵渎与不敬。李洞这样
温庭筠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建安时期的中国,确也出了一批文学上的俊杰。比如“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植,在兄长曹丕的威逼之下,七步成诗,写出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经典诗句。曹植的敏捷,使之躲过一劫。这种信手拈来的快捷流畅,其实是植根于深厚的学养基础。没有一定的文化积累,加上急中生智,临场发挥,是很难在较短时间完成高质量的命题作文的。文学上的奇才,可遇而不可求。到了晚唐,文坛也诞生了这样的一位奇才——温庭筠。庭筠,字飞卿,旧名岐,并州人,宰相彦博之孙也。少敏悟,天才雄赡,能走笔成万言。——《唐才子传》姓温,名庭筠,字飞卿,老温的名字起得堪称儒雅,也有诗情画意
白居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公元815年,九世纪初叶的中唐,驿道之上,骏马奔驰。衣襟飘飘的邮差怀揣一叠信件,快马加鞭,经州过县,用当时最快的速度奔走于城市乡村之间。这位无名的邮差也许不晓得,他像《莺莺传》中的红娘一样,为当朝两位最著名的文学家——白居易和元稹——传送着温馨的问候。他不知道,这薄薄的书简之内,有许多是后来流传甚广的诗篇。他更不知道,除了传承着友谊的接力之外,他还幸运地担当了那场诗歌变革的新乐府运动的绿衣天使。此刻的元稹,倚门而立,北望长安。已经数月没有音讯来,他真担心老朋友白居易有什么三长两短。想当年元白二人同跃龙门,俱有才情,自此书信往来,相互唱和,引为知己。只因元稹
孟郊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苦心孤诣,惨淡经营的“诗囚”白居易曾经在一首诗里怜悯卖炭翁,发出心忧炭贱愿天寒的祈盼,能让炭卖出个好价钱。而在他更早些时候的中国唐朝诗坛,一位名声显赫的诗人,却穷得连炭也烧不起。每日里只顾埋头苦读,发奋作文,家里的生计一塌糊涂,到了寒冬腊月,冻得手脚红肿,冻疮一片。好朋友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心疼不已,赶紧命人送了几百斤炭来。一时间,几块黑炭架起来,烧得炉火旺红,屋内方才有热气源源散出,渐渐地,“暖得曲身成直身”。乐得他又是欢喜又是笑,因为穷得无以为报,怀着一半感激,一半惭愧,写了一首《答友人赠炭》,聊表酬谢。夜读唐诗,不难发现一个现象,文士命运多悲苦。高贵的诗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