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路旁仁孝里苏州一些深巷老街和传统民宅古建筑是传统礼俗物质性的见证,在平江历史街区的小巷——仁孝里,就流传下这么一个仁孝故事。位于大儒巷北侧。明万历年间,知府朱文科为王敬臣立仁孝坊,旧称仁孝里,1970年改为今名。巷内有潘祖荫、韩崇故居。仁孝里,现称“迎晓里”,南起大儒巷,北到郭家桥(过桥即是悬桥巷)。原来名称分作两段,民国三十二年的地图上标明:南段为“仁孝里”,北段叫“五圣阁”。上世纪50年代,大儒巷填河拓宽时,统称为“仁孝里”,后根据谐音,将仁孝里改名为“迎晓里”。大儒巷和仁孝里,都与王敬臣有关。王敬臣,字以道,号少卿,长洲(今苏州)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殁于明神宗万历二十
苏州人,别把馒头叫成包子论说“馒头”,在苏州也能算是历史悠久了,在清人所著《调鼎集》中早就有了“常熟馒头”的条目,但真正创下百年老店的馒头店,大约也就太仓的“沈永兴”点心店了。“沈永兴”初创于咸丰初,位于太仓城内陆家桥弄口。民国二十七年(1938),店主钱宝宝改进技艺,遂得成名。其所制的荠菜肉馅馒头,皮薄不泄,馅鲜多汁,风味独具,颇具远名,甜馒头则以猪油豆沙馒头见长。上世纪八十年代,“沈永兴”的馒头还常在一年一度的苏州市食品展览会上频频亮相,只是不是何故,近年来很少再听人说起了。饶有意趣的是,在苏州人眼里,从来就只有馒头而无包子,有馅的,随馅称,肉馒头、菜馒头、雪菜肉丝馒头、豆沙馒头、蟹粉馒头
梁山108将里,有一个苏州人重读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竟然发现梁山好汉108将中,有一个苏州人叫郑天寿,不免对小说中的这个古代家乡人多了一点兴趣。郑天寿在书中第一次出现,是第三十二回《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当时宋江路过巍峨险峻的清风山时遭劫,后被落草此山的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和白面郎君郑天寿三人救下,义结金兰。郑天寿的初现是这样描述的:“这个好汉祖贯浙西苏州人氏(笔者注,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与长洲两县均属浙江西路),姓郑,双名天寿。因他生得白净俊俏,人都称他“白面郎君”。原是打银为生,因他自小好习枪棒,流落在江湖上,因来清风山过,撞着王矮虎,和他斗了五六十合,不分胜
《水浒传》里的苏州话看到日前本报刊登了《郑天寿〈水浒〉里的苏州人》一文(点击查看),说郑天寿是苏州人,我一时性起,将压在书橱的《水浒传》又找出来翻了一下,发现里面竟有不少苏州方言。大概《水浒传》的作者,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苏州生活的缘故。据说作者施耐庵,本就是阊门外施家巷人,是在“洪武赶散”中,被朱元璋赶到苏北去的。元至顺年间,施耐庵考中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因看不惯官场的黑暗,又不愿对当权者逢迎拍马,因此弃官回乡从事著述。传说他曾参加过元朝末年的张士诚起义军,在苏州生活了一个阶段。直到张士诚失败后,施耐庵又逃回苏北兴化,继续隐居著书。《水浒传》虽成书在六百年前,当时语言和现代语言已有很大差异
独墅湖是怎么形成的?一、独墅湖的形成 独墅湖是怎么形成的?答曰:半是人力半天然。 苏州所在的太湖平原是个冲积平原,据地理专家考证,这里曾经历四次相对的暖湿期,暖湿期间,这里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5℃-2℃,降雨量大,河流泛滥频繁,加上原住民围垦扩田,导致河水宣泄不畅,洼地积水成湖。专家们指出,第三次相对暖湿期,即距今约2000年-2500年,是今天太湖的最后形成期。第四次相对暖湿期在唐宋时期,即距今约750年-1400年,不仅因气候变化导致水灾频繁,许多洼地积水成湖,还因为唐宋时期是江南特别是苏州地区经济发展、人口大量增加的时期,人与地与水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大量围垦湿地,更导致泄水不畅,